Q:宝宝抱起来的时候手脚偏冷,于是给宝宝包紧一点,但是反而哭闹,松开后不哭了,但是手脚又冷。怎么办?
A:因为宝宝躯干和内脏部位的血液分布相对比较多,而四肢血液分布相对比较少,加上新生儿血压低,所以会感觉手脚冰凉。正确是应该用食指触摸宝宝的脖颈和后背心,主要是大椎附近,这里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宝宝的冷热情况。当后背心摸上去温暖而干爽,那宝宝的温度是刚刚好的。如果这一片肌肤发冷,那么就需要给宝宝添加衣服了,不然容易着凉。要是这片肌肤很热,或者有汗,那么说明宝宝热了,这个时候,就算宝宝手脚不是很热,也不能再给宝宝加衣服了,要帮宝宝擦干汗水,解开包的很紧的包被之类的。宝宝醒了后,肢体会自然活动起来,就不必刻意的去做手足保暖。而很多新手爸妈,又只担心宝宝冷,忽略了宝宝也怕捂!
Q:我家宝宝怎么是内八字和罗圈腿呢?(即O型腿)
A:因为宝宝在妈妈的子宫里的空间有限,胎宝宝都是以双腿交叉蜷曲的位置,所以出生后宝宝的腿脚都是向内弯曲的。是正常的。随着宝宝经常运动,臀部和腿部肌肉力量逐渐加强,宝宝的身体和脚会慢慢变直,内八字和罗圈腿就自动纠正了,一般3-6个月就会自动消失。如果宝宝1岁后站立表现仍然是罗圈腿或者内八字,需要带去医生查看,排除佝偻病。
Q:我家新宝宝怎么是扁平足?
A:因为新生儿的足弓还没长出来!通常随着年龄增加,肌肉和韧带力量逐渐发育,足弓才会形成,耐心等到6岁以上吧!
Q:我家宝宝呼吸很快的,比我们大人快多了,怎么办?
A:宝宝呼吸起来像青蛙一样,肚子起伏很大。因为他们是用腹式呼吸。宝宝的胸腔还比较小,有关呼吸的胸部肌肉还比较软弱,所以只能看隔肌的收缩来(腹式呼吸)完成。加上宝宝的肺容量,鼻腔和气管都比较狭小,而又要满足自身对氧气的需求,所以宝宝只能加快呼吸频率了。一般成人呼吸是16-20次/分左右。宝宝是40-50次/分左右,如果新生儿每分钟呼吸超过60次,并且面色发紫或者伴有其它症状,就要及时去看医生了。马虎不得!
Q:我家宝宝心跳很快,基本每分钟120-13次,而我只有70次左右?
A:正常,宝宝的心率就是快而不稳定的,新生儿心率平均为120-140次/分钟,90-160次/分钟也是正常的。
Q:宝宝尿很多,刚刚换了尿不湿,又尿了,有时还呈现粉红色......
A:新生儿肾功能不健全,多数新生儿24小时内排尿可达20多次都属于正常,甚至每次喂完奶就要尿,只要体内液体多了,宝宝自然就要尿了。随着肾功能渐渐成熟,会随之减少。如果宝宝出生后48小时仍无尿,就必须要告诉医生,查清原因。
如果宝宝尿粉红色,分少量多次的喂点温开水,就会消失,表示宝宝没有疾病。
Q:宝宝胎便墨绿色持续4天了,大便量很少
A:1)多数宝宝出生后10-12小时会排出胎便。
2)胎便为墨绿色,稀糊状,3-4天排完,到第5天转为黄色,表明宝宝的胃肠道通畅了。
3)出生24小时后仍然没有胎便排出,需告诉医生警惕胎便黏滞或者肛门闭锁等消化道畸形
4)4天仍然没有排完胎便,需要再观察2天,期间需要频繁让宝宝吮吸妈妈,促进乳汁分泌,让宝宝吃饱,胃肠道蠕动得好,胎便自然排的快。但是超过6天仍然没有排完胎便的,请就医。
Q:宝宝一直吐奶,吐得身上,床上到处都是,崩溃中....
A:因为宝宝的胃还呈水平状态,入口比较松,而出口比较紧。胃容量又小。乳汁进入胃后,轻松的就能反流到食管,经过口腔和鼻腔溢出来。如果宝宝吃奶时吸入到过多空气,吃得比较多,吸空,更容易加重吐奶。解决方法
1)喂奶前换好尿布,避免吃饱后折腾宝宝导致吐奶
2)喂奶后,竖抱宝宝,让宝宝伏在家长肩部,轻拍宝宝背部,使宝宝吸入的空气呼出。
3)拍完后,将宝宝的头稍微抬高,身体向右边侧卧,这样容易使宝宝胃中的乳汁从胃进入肠道,也可以防止宝宝吐奶后抢入气管和肺部。
4)喂奶后尽量少搬动或者给宝宝翻身等动作。
5)吐奶比较严重的,将床铺成头高脚低的斜坡型,然后让宝宝右侧睡。(是整个身体侧过去,不是平卧后只把头侧过去,很多傻妈妈都是这样干的!)
6)吐奶会随着月龄增加而逐渐减轻,如果宝宝已经会坐了,吐奶情况仍没有好转的,请及时就医。
Q,我家宝宝为什么一直在睡觉,不知道脑子正常吗
A:一般问这个问题的都显示谁问谁不正常
1)新生儿到大脑还未发育成熟,睡眠时间长,一般是20个小时左右,但是睡眠不深,只要尿了,饿了都会醒。
2)新生儿睡觉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
3)判断宝宝大脑有没有问题,先要判断宝宝有没有以下本能反射
a:觅食,吞咽,吮吸反射:从字面就可以理解了,是宝宝出生就有的吃的本领,也是赖以生存的条件
b:握持反射:宝宝的手心接触到东西就会用力去握,这是宝宝感受外面的世界。
C:拥抱反射:(又叫惊吓反射),当宝宝听到突发的大声音的时候,会两手张开,做出要求别人抱的动作。
d:踏步反射:竖直把宝宝抱起来后,让宝宝的足背接触到桌边或者床边等,宝宝会出现形似迈步的样子。
e:击剑反射:当新生儿仰卧时,把他的头转向一侧,他立即伸出该侧的手臂和腿,屈起对侧的手臂和腿,做出击剑的姿势。
f:眨眼反射:物体或气流刺激睫毛、眼皮或眼角时,新生儿会做出眨眼动作。这是一种防御性本能,可以保护眼睛。
g:巴宾斯基反射: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使五个脚趾变成扇形
h:蜷缩反射当新生儿的脚背碰到平面边缘时,他本能地做出像小猫那样的蜷缩动作。
以上先天反射如果是孕产期出现过缺氧,损伤或者颅内出血等情况的宝宝,可能会并不表现出来。一般正常婴儿的先天反射在3-4个月后正常消失。如果超过5个月还没消失,请及时就医。
看看正常婴儿的反射情况,请参考视频
好了,明天继续给大家讲关于新生儿的诸多问题,让大家解除心中疑惑。
虎妈昨天的羽毛球公开赛因为那群猴崽子们今天要上课
都被爸妈准时拧回家睡觉去了
约好今天重新开战
虎妈去给中老年朋友们增光了
剩下的事情
你们该关注关注
该转发转发
该分享分享
该去加入购物车的,更加欢迎,记得我们的口号是
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
长按二维码即可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