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春节前夕,碰到大学学生会的会长老何,毕业还不到10年的时间,再见面老何却成了一个“膀大腰圆”的中年大叔。
你要活得随意些,你只能活得平凡些;你要活得辉煌些,你就只能活得痛苦些。
来源:洞见(ID: DJ00123987)
知乎上有一个点击过千万的帖子:“为什么毕业三四年之后,同学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提问者显然是被曾经并肩作战过的小伙伴们打击到了:
发现若干年后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却已展翅高飞,彼此间竟然出现了无法逾越的鸿沟。
毕业十年,原本在同一起跑线的同学,现在的生活境遇却大相径庭,不需要拿物质生活进行比较,光是从心态来看就很不一样。有的同学正准备创业,充满斗志。而有的人则早早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一心想养出一个帮他实现梦想的孩子。
有人说,“人生难免失意,各自有各自的缘法。”
的确,一时的穷困潦倒不算什么,可十年如一日地原地踏步呢?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和人的差距为什么会越来越大?
中国人有句老话说得好,“穷则思变”。
一个人若是囿于“贫穷思维”,便永远逃脱不了“贫穷”的藩篱。
01
春节前夕,碰到大学学生会的会长老何,毕业还不到10年的时间,再见面老何却成了一个“膀大腰圆”的中年大叔。
刚到晚上的饭点,我便邀他一起吃了顿饭。一杯酒下肚,他开口便给我来了一句。
“哥们,现在我真得有些后悔了。”
后悔?悔从何来?他和我细细回顾了这些年来的变化,对我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那时候我们刚刚毕业,各自海角天涯地去闯荡。后来他获得了一个去国内某知名英语教育培训机构任教的机会,笔试过了以后,他们这群新人要进行为期两周的系统培训,之后再进行第二轮的面试。刚开始他还兴致勃勃地去报到,但是没过几天他便开始抱怨起来,什么工作压力太大啊,二面又不一定能通过啦,学生不好教啊……
如是种种,最后竟然半途而废,做了“逃兵”,被一家不知名的外贸公司一个看上去颇为清闲、收入不错的行政岗位给“诱惑”过去了。然后,这一干,就是七八年,工资没见长多少,身材却越来越富态了。
而当初和他一起参加培训的那些同学,很多都已经在这家教育培训机构崭露头角,月收入在这座内陆的二线省会城市早就过万,尤其是假期努力点,授课费拿个三五万也不成问题。
很多越混越不如意的人有这样一个特征——短视。
5年中频繁换工作,每份工作的最核心目的就是要比上次拿到的薪酬高。但是并不清楚的一点是:眼前那些看起来稍多的薪酬,是你年龄增长和过往经验下应得的正常浮动,却不是你凭借自己多么高的能力获得的价值回报。
短视的人,会不断地寻求机会、跳槽频繁、涨薪快(但实际上每次涨幅也就是1-3k)。不过相应地,为了要适应新环境和新业务,很多事情需要重头学起。
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失去的是连续地在一个领域深挖下去的机会,因为年龄增大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能力在下降,而连续频繁地跳槽也会被看作“不稳定、个人缺乏清晰规划”,也很难得到重用。
不出五年,这些人会更早地感触到“中年危机的不安”:
30出头,辛辛苦苦混到公司中层,公司里新来的应届生,美国回来的海归设计师,月薪6000任劳任怨。
大环境不太友好,接不到太好的活儿,又不敢擅自离职,房子的月供和孩子的一切都是巨大支出。比自己有钱的打算移民了,比自己穷的任命了,工作换来换去都差不多一个味儿,不敢轻举妄动,似乎工位就是自己的坟墓。
人和人的差距为什么会越来越大?
因为平台真的很重要。职场上“贫穷思维”第一条:目光短浅。
02
那顿饭老何最后有些喝多了,因为知道他心里苦闷,所以我也心甘情愿地给这个老大哥作陪。
其实这么些年,他也不是没有半点“跳出去”的念头。但是一想到安稳的工作,还算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便一次又一次地按捺下那颗蠢蠢欲动的心。
直到去年,他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在这个舒适区待得太久了,公司的效益每况愈下,很多人早早地另谋高就去了,也许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现在没有一个比他混得差的。
老何说到这儿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忽然回闪起一个人。
1999年,一个29岁的年轻人,领着500元的工资,“流窜”在杭州的大街小巷,而在不久前,他还是一名月收入5位数的网络科技公司的高管,而他现在的顶头上司前阵子还在搜狐的一次面试中“败退”。
当时没有人看好他们,但是多年以后在这个以西湖闻名于世的城市,却因为他们诞生了另一座“地标”——“阿里巴巴”。
那个29岁的年轻人名叫谢世煌,他的老板叫马云。也许很多人对谢世煌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是在业内他却有另外一个称谓“马云影子”,他的名字在阿里巴巴和马云并驾齐驱。
“我小时候,家境贫困,父亲是铁匠,兄妹四人全靠父亲力气活来养活。在我心底,十分向往安定的城里生活。”这是谢世煌最初的梦想,这是一个“怕穷”的孩子。但是你能想象在1999年那个每月拿着几万元稳定收入的高级白领,却心甘情愿领着500元的劳务费和一个刚刚“失败”的老板去创业吗?
没有谁不怕穷,只不过有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负重前行,而有的人却选择了安于现状,能够一直往前走的那个即使走得踉跄也最终会步入远方。
人和人的差距为什么会越拉越大?
因为发展前景很重要。职场中“贫穷思维”第二条:安于现状。
03
送老何回去的时候他已经有些口齿不清,但是他说的每一个字却都一粒粒地砸在我的心头。
“工作这么多年,最后竟然发现什么也不会,这份工作如果干不下去了真不知道怎么办?”我们的学校虽然比不得北大清华,但是好歹也算一个重点,老何当初也是学校里的学霸,可是一晃近十年时间过去了,学校里学得东西早忘得差不多了,朝九晚五、贪图清闲,更是没能让他学会什么一技之长。
正如他自己说的,三十大几的年纪,再想换一个行业从头再来,和那些年轻人比,也丧失了太多的竞争力。
这样的老何让人看得有些心疼,也让人唏嘘。但是在我的心底还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另外四个字:“自作自受”。眼前这个遭受生活暴击的老何,不就是几年前我自己的模样吗?如提线木偶一样把上下班当做日常任务,完全丧失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心里想着反正日子就这样了,还废那么大劲儿努力干嘛。
那时候的我,和咸鱼没什么两样。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27岁女生,“一想到以后就迷茫,看不到未来”。
庆幸的是,三年前我幡然悔悟,重新拾起了书本,每天坚持利用空余时间读书写作,即使弄丢了上一份工作,如今也掌握着依靠文字活命的技能。
胡适先生曾说过,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其中一件他郑重其事得写到: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写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哈丽特·斯托,是一名拥有繁重家务负担的主妇;
《失乐园》的作者弥尔顿是一位牧师,同时他还是摄政官秘书和联邦秘书;
伽利略是一个外科医生,但是他却努力挤出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最终以天文巨子的英姿为世人所铭记;
……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关键就在于他从不放弃任何一点可以提升自己的时间。
热播剧《老男孩》中有一段经典台词:“你只看见了这水面上游水的天鹅,显着那么高贵,你知道,他们水底下那两只脚在干什么吗?在一个不停地扑腾呢。”
人和人的差距为什么越来越大?
因为学习很重要。职场中“贫穷思维”第三条:放弃自我增值。
04
那顿晚饭后的第三周,老何忽然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他告诉我他准备辞职了,然后报了一个英语进修班,他说他准备好好将自己最擅长的技能拾掇起来。
电话里男人坚定的语气,和当初借酒消愁的那个中年大叔判若两人。再后来,我又听说他又要去考教师资格证。最后的结果怎样,其实我已经不用去细细关注了。
人和人的差距的确会越来越大,这和“穷人愈穷,富人愈富”的道理一样。
只要你的脑子里装着“贫穷思维”,就算给你一个咸鱼翻身的机会,你也不一定能够接得住;但是只要你开始努力奔跑,至少不会被别人甩进尘埃里。
正如汪国真的那句名言:“你要活得随意些,你只能活得平凡些;你要活得辉煌些,你就只能活得痛苦些。”
与君共勉。
四大交流分享群
包含四大真题、简历模板和大神
长按二维码添加四大Jerry学姐,申请加入
往期精彩回顾
四大干货篇
四大薪资篇
四大生活篇
▎本文来源: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由直通四大(ID:zhitongsida)整理编辑,转载请标明以上来源。欢迎更多读者或媒体投稿合作,如有异议,回复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