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世界帕金森日 | 一套“活力操”对抗帕金森

世界帕金森日 | 一套“活力操”对抗帕金森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00/10万,随年龄增高,男性稍多于女性。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及减少、肌张力增高、姿势不稳等为主要特征。




帕金森症状

1静止性震颤

       约70%的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手部静止性震颤在行走时加重。典型的表现是频率为4~6Hz的“搓丸样”震颤。部分患者可合并姿势性震颤。



2肌强直

       检查者活动患者的肢体、颈部或躯干时可觉察到有明显的阻力,这种阻力的增加呈现各方向均匀一致的特点,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为“铅管样强直”。患者合并有肢体震颤时,可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转动齿轮,故称“齿轮样强直” 。在疾病的早期,有时肌强直不易察觉到,此时可让患者主动活动一侧肢体,被动活动的患侧肢体肌张力会增加。


3运动迟缓

       运动迟缓指动作变慢,始动困难,主动运动丧失。患者的运动幅度会减少,尤其是重复运动时。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运动迟缓可表现在多个方面。面部表情动作减少,瞬目减少称为面具脸。说话声音单调低沉、吐字欠清。写字可变慢变小,称为“小写征”。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细动作可变的笨拙、不灵活。行走的速度变慢,常曳行,手臂摆动幅度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步距变小。因不能主动吞咽至唾液不能咽下而出现流涎。夜间可出现翻身困难。在疾病的早期,患者常常将运动迟缓误认为是无力,且常因一侧肢体的酸胀无力而误诊为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因此,当患者缓慢出现一侧肢体的无力,且伴有肌张力的增高时应警惕帕金森病的可能。


4姿势步态障碍

       姿势反射消失往往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现,患者不易维持身体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检查者站在患者的背后,嘱患者做好准备后牵拉其双肩。正常人能在后退一步之内恢复正常直立。而姿势反射消失的患者往往要后退三步以上或是需人搀扶才能直立。PD患者行走时常常会越走越快,不易止步,称为慌张步态。


5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患者除了震颤和行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外,还可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便秘等非运动症状。疲劳感也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


一套“活力操”对抗帕金森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功能障碍专业委员会发布了首款活力健康操。


鼓励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通过积极运动对抗疾病,同时倡导中老年人参加锻炼,提高生活质量。具体如下:



第一节,双臂伸展


原地踏步,双臂向上、向两侧伸展,然后单臂前伸,反向握拳,动动手指,做8~10次。





第二节,扩胸运动


单臂分别前伸,反向握拳后,顺势向两侧打开,完成扩胸动作。





第三节,肩部绕转


单臂分别前伸,反向握拳后,从胸前交叉上抬,绕转肩膀。





第四节,对侧伸展


原地踏步走,手臂分别向两侧打开。





第五节,踏步伸展


伸展之前保持踏步,双手先向两侧打开,然后举过头顶。



需要提醒的是,第二到五节分别重复6~8次。建议患者穿着运动服和带有支撑保护功能的运动鞋,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地练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了帕金森病,早发现、早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能很好地控制它、战胜它。让我们一起“直面帕金森,乐享好生活。”                   

海城兴海医院,是一家以疼痛专科为特长的综合性医疗机构,无痛化治疗贯穿治疗全过程,医院下设颈肩腰腿疼科,中医科,风湿病科,妇科,儿科,内科;是兴海管理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海城慢性病管理中心,海城市兴海管理区妇幼保健站,海城市新农合医疗定点单位,海城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海城市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试点单位。

海城兴海医院祝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

免费咨询电话:0412-3604120

兴海医院地址:海城铁西邮局后大门西行88米

更多内容请关注海城兴海医院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拥有您自己的私人医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