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知识有奖问答(单选)
1
下列哪一项不是首钢的核心价值?
A.首钢服务
C.首钢创造
B.首钢品牌
D.首钢文化
2
下列哪一项是矿山优良传统的表述语?
A.艰苦奋斗、严格管理,自强不息、服务大局
B.矢志奋斗、勇敢担当,自强不息、服务大局
C.艰苦奋斗、严格管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D.艰苦奋斗、严格管理,与时俱进、创先争优
矿史知识有奖问答(单选)
1
建矿初期,干部职工生活条件艰苦,多以红薯面蒸的窝头为食,蒸熟以后呈黑色,职工戏称为 。
A.黑桃A
C.黑窝窝
B.梅花A
D.黑窝头
2
建矿初期“三通”不包括下列哪个?
A.通路
C.通水
B.通电
D.通山
3
,矿山建设如期实现了“三通一平”的要求。
A.1959年12月30日
C.1959年11月30日
B.1960年12月30日
D.1960年11月30日
4
,迁滦铁矿大石河采区正式出矿,第一批精矿粉运往,石钢结束了有铁无矿的历史。
A.1959年9月10日
C.1961年9月10日
B.1960年9月10日
D.1962年9月10日
首钢企业文化知识链接
首钢品牌性格
山容海纳—首钢从山到海,容纳万物,胸怀博大。
德厚流光—首钢国之担当,奉献社会,德行天下。
革故鼎新—首钢与时俱进,勇气潮头,敢为人先。
宁静致远—首钢目标远大,专心致志,追求卓越。
企业使命
以人为本 强企报国
企业愿景
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
核心价值
首钢服务 首钢品牌 首钢创造
企业精神
传承 敢闯 敢坚持 敢于苦干硬干
发扬 敢担当 敢创新 敢为天下先
品牌口号
智造 服务 共赢
矿业企业文化知识链接
矿山优良传统表述语是艰苦奋斗、严格管理,自强不息、服务大局。
内涵诠释:矿山优良传统,是首钢精神在矿山的践行、传承和发展,是具有矿山行业特点,在矿业公司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积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期矿山人继往开来、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
“艰苦奋斗、严格管理”是文化根基、是作风和方法。“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老一辈矿山人身上集中体现并一代代薪火相传;“严格管理”可理解为一切按照制度规定和标准要求从严落实,体现在矿业公司严格的规章制度、严细的工作作风、严而有爱的文化氛围等方方面面。
“自强不息、服务大局”是责任担当、是胸怀和追求。“自强不息”是矿山人不断解放思想、知难而进、挑战自我的内生动力,体现了矿山人永不满足、不甘落后、学习创新的不懈追求;“服务大局”是一种胸怀,体现了矿山人强烈的担当意识、服务意识和全局观念。
石钢结束有铁无矿的历史
1959年3月24日,石钢公司筹建迁滦铁矿。4月下旬,冀东大矿建设序幕拉开。
建设矿山,首要的任务是通路、通电、通水。“三通”之中,通路最为关键。没有路,许多大、重、笨的器材、设备就进不了山。迁安西部大山阻隔,要修路,放在现在也不容易。当时,整个工地仅有的机械是一辆嘎斯车。在缺少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情况下,第一代矿山人硬凭着肩头、双手和大镐、铁锹、抬筐等工具,打响了修建矿山铁路的大会战。
图:职工修建卑家店铁路情形
很多前辈讲述了这样的劳动场景:组织会战,男女老少齐上阵。女工提出来要学穆桂英、学花木兰,男同志提出来“担双倍”。这一较劲,大家都热情高涨。工地上广播的小喇叭,这边儿喊,“快看,穆桂英上来了!”那边喊,“花木兰扛了多少多少筐!”男同志们在后面追着直跑。进度完成的好了,杨云魁、印辉等领导就敲锣打鼓地到工地送贺信。
图:杨云魁旧照
图:印辉旧照
修路的关键一仗是把京山线卑家店车站至大石河铁矿的铁路修通。在施工现场,一位公司领导和大家说:“等铁路修到了选矿站,我做主,一人给你们发五个馒头!”。
“什么?五个馒头?这算什么奖励?”您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么,接下来,给大家讲讲“黑桃A”的故事。
回忆
当时,每人每月30斤粮食定量供应。除了两斤粗白面,余下都发的是棒子渣、白薯面。那会儿顿顿饭定量,每人发两个小孩儿拳头大小的‘黑桃A’就算四两粮。饿得人们捡白菜帮子、捋白薯秧子吃,睡觉连翻身的劲儿都没有。
回忆
有一回父亲回。我从他的书包中翻出两个‘黑桃A’。没啃动,就拿到学校去玩儿。后来跟同学打架,我掏出一个‘黑桃A’扔过去,结果把同学的头打破了。
回忆
我们那时候吃‘二两粥’,大缸里面装着白菜帮子加白薯干,片碎了给职工吃。白薯干,是白薯起了之后,就地切成片,冒着的浆,一下子把沙子就黏上了,吃的时候根本合不上牙。晚饭一人一碗‘超声波’,就是一大锅白菜帮子,煮烂后用一把大刀片搅和烂了当粥喝。
回忆
“过年,我们一家五口人,就分了一两肉。”......
“干完活儿回来,我们两口子就躺到炕上,不吃晚饭,因为家里一颗粮食都没有。”......
“我们四口人,去食堂买一个花卷。”......
这里所说的“黑桃A”,就是红薯面蒸的窝头。听了老一辈矿山人的描述您就知道当时的“五个馒头”奖励可是大奖呢!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者们劈开了几座高低不等的山梁,填平了二十多条沟壑,修筑了大大小小三十多座桥梁,拉走了三百多万立的石头。
工地上不时响着“水汗双浸湿衣裳,赤足战胜泥水浆。架好桥梁铺好路,早为高炉增细粮。,恨天无把地无环,只要提前出矿粉,哪怕汗水漂起船。”的口号。
路基筑起来了,道碴铺上去了,钢轨钉在了枕木上,一段段铁道线路顽强地向大石河方向延伸。
图:铁路修到永兴庄,胡兆堃为职工发奖授旗
1959年11月23日,全厂35千米的卑水铁路南段通车了!
那天上午,、工业部部长贾庭三和石钢党委书记肖平、经理周冠五等同志专程赶来为通车祝贺、剪彩。
图:1959年,时任党委书记的陈波为卑水铁路通车典礼剪彩
随着铁路的开通,建设矿山的设备、器材源源不断地运到施工现场,通水、通电的工程也陆续完工。1959年12月30日,矿山建设如期实现了“三通一平”。
1960年4月,第一台电铲上山作业。5月,第二台电铲也上了山。1960年9月10日,这是一个值得矿山人记住的日子,大石河采场出矿了!龙山脚下满载精矿粉的汽车一声长鸣,第一批精矿粉运往,石钢高炉第一次吃上了自己矿山生产的“粮食”,结束了石钢有铁无矿的历史!
上期矿史知识有奖问答答案
ABCD,ABAB
答题获奖读者
@?M.Y?
@寳貝的寳貝
@匆匆那年
@相信明天
@小懒猫
上期精彩留言
@秋韵伊昂
记得刚入厂分配到水厂营胡兆堃講话:大石河是只老母鸡,水厂是个蛋,鸡下蛋蛋孵鸡我们就壮大了!当时逗的大家哄堂大笑。矿业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让我时时想起老矿长特有口音講的这句话是多么有远见啊!
一代又一代的矿山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多少人安然逝去,又有多少人踏步走来。神州寄托着希望,太阳赋与你力量。新时代的首钢需要一代又一代新矿山人茁壮成长,老一代矿山人盼望着你们在新时代取得新成绩创造新辉煌!
@小蔡
毕业直接来到矿山,转眼已经十多年了……即便现在企业整合单位隶属不再归于矿山,但我们依旧是矿山人,铭刻入骨的矿山精神将伴随我们一生!加油,矿山!
@牧云
滦县铁矿难为炊,
丁老骑驴访尹庄。
只为石钢吃饱饭,
迁滦转战到水厂。
滦河九曲滦水长,
艰苦会战歌嘹亮。
城里少壮扎穷山,
燕山脚下建家乡。
肩抗手提铁锹挖,
火车运出铁精矿。
时光荏苒五十载,
创业精神永传唱。
1、请以上获奖和精彩留言人员拨打座机7710210或添加小编微信18103153580联系领取奖品事宜。
2、欢迎继续留言答题,我们将在答对者中抽取5名幸运读者,赠送精美礼品!中奖名单将在下期栏目公布。
3、欢迎继续留言讲出您或您的家人和矿山之间的那些故事,我们将择优赠送精美礼品!中奖名单将在下期栏目公布。
主播:张 伟
音频制作:张 伟
责任编辑:杨伟才
图文来源:《铁源记忆》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