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汇心得分享第二期来啦
这一期分享的依旧是两位美女律师的读书心得
盈科长春读书汇将继续为您分享好的读物
徐冰律师
向刘晓庆学习乐观与坚强
——《人生不怕从头再来》读后感
《人生不怕从头再来》是著名电影演员刘晓庆以随笔形式写的回忆录,是她的第三本自传。前两部分别是《我的路》和《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儿》。
“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说出这样的经典名句的刘晓庆,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四川妹子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女人,不得不说她乐观、坚强、自信的性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本自传的开篇,她就写到“盘点我的人生,得到了太多,失去的也太多。但如今我已能笑谈往事。不叫痛,并不等于不痛。或许是痛到了极致,反而不觉得痛了。我失去的是有价的和有限的,获得的是无价的和无限的。从内心深处,我感谢经历的这一切。人生不怕从头再来。咸鱼翻身,浴火重生,我已蜕变成大女人——伟大的女人。”正如刘晓庆在本书的开篇所说,她的经历实在是传奇。作为80后的我,现在仍能清晰地记起她扮演的武则天形象,少女时的温婉,入感业寺时的悲凉,登基成为一代女皇时的霸气……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回眸,举手投足间无不体现着人物当时的心境与状态。在我的心里,刘晓庆版的武则天是最接近历史的演绎。让我对刘晓庆记忆犹新的另外一件事儿,就是刘晓庆涉税事件,《人生不怕从头再来》讲的就是刘晓庆涉税事件始末。作为一名律师,最初拿起这本书的初衷是想了解一下案件始末,特别是本书结尾还有李霄霖律师的无罪辩护词。但是,我发现读着读着,我的注意力逐渐从关注事件本身慢慢转移到关注刘晓庆这个人,这个伟大的女人。在经历了三次失败的婚姻后,于2012年毅然走进了第四次婚姻。
她从最初出道时孤身一人闯北京,一夜之间名扬天下,雄霸中国影坛,开启“刘晓庆时代”。随后花边新闻无数:离婚、和记者吵架、打观众,卖奖杯,在电影明星的头衔下过度膨胀,接着宣布息影,下海从商,被誉为“第一老板”。再后来,锒铛入狱,公司被封,财产被没收,房产被拍卖,一家人都被抓进秦城看守所。422天的高墙生活,没有打垮刘晓庆,反而给了她沉淀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她看书、打球、,同时也思考人生……
抛开刘晓庆涉税事件本身,只看刘晓庆本人,最让我感慨和敬佩的就是她的乐观与坚强。逆境中从不自暴自弃,低谷中及时反思自己,巅峰时不弃旧友,事业上精益求精,感情上敢爱敢恨,她的人生跌宕起伏、精彩绝伦!反观自己,平凡的生命中也会有些起起伏伏,与爱人、朋友之间亦有吵吵闹闹,事业上偶遇瓶颈但总体平顺,生活中平淡但也不失趣味。我的人生当然与刘晓庆无法相提并论,但反思自己的性格与生活态度,欠缺的实在太多。除了学习她的乐观、坚强外,作为律师的我,更应该学习她对待生活的自信!
说是800字的读后感,洋洋洒洒啰嗦了这么多,最后用刘晓庆的一段话来结束本季的读书心得,与朋友们共勉——“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是故事;今生再大的事,到了来世就任人评说。我们不能增添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加强生命的密度,一天等于二十年。活一天就是赚来的!”
塔艳律师
“盈科读书汇”读书心得
——塔 艳 2018年3月
2018第一本 《零秒思考》 作者:赤羽雄二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被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任务等各种事务导致情绪不稳定,心里不平衡或者状态不佳,绞尽脑汁思考,而实际却是原地踏步、毫无进展。希望有一种方法能够让我们瞬间整理出头绪,理清思路,快速地从那种困惑和迷茫中摆脱出来。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深人思考”。
《零秒思考》这本书给了我们一种解答或解决以上种种问题的方法。教人们在瞬间抓住关键,瞬间学会清晰表达,瞬间做出准确的判断的一种学习方法。
它教人们如何将浮现在脑中的意象、感觉变成语言。人们经常觉得脑子稀里糊涂的,种种只言片语浮现于脑海闪现的语言往往还未组织出来便稍纵即逝。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尝试将上述这些情况变成语言,当某个想法刚一浮现就立刻将其用语言组织出来。虽说是将想法组织成语言,但仅靠脑子想,依旧只是一种朦胧不清、不够明确的状态,所以要写在纸上。即使是想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也没关系,还是要将其写下来。也就是说,要将人名、欲望、憎憎恨、懊悔这些都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即使自己对此事或此物感觉并不好,也要努力将其记录下来。不可思议的是,如此“畅所欲言”一番之后人便会变得积极坦荡一些。长期坚持,对于转化成语言的犹豫心理也会逐渐消失,会帮助人们更加随心所欲和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除此之外,它还建议人们每天最少写10页A4纸笔记,笔记内容包括主题,日期,正文(4-6行,每行20-30字)。并且不能花时间慢慢写,这张A4纸要在一分钟之内快速写完。像这样每天写10张,放到文件夹里,并在当天就整理完完毕。只要这样做,便可以使麦肯锡课程中并未详尽教授的、却是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得到锻炼。本书认为这个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还能够让我们逐渐接近“零秒思考”这一终极境界。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内心,压力、不安以及恐惧也会有所减轻,生活态度也会变得积极乐观。而且,这个做法也无需花费重金,在短短的3个星期内应该就可以感受到明显的效果。
方法看似简单,长期坚持则可帮助人们整理碎片思维,疏解情绪,达到零秒思考的效果。方法简单,可操作性也很强,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2018第二本 《世界是通的》 作者:王义栀
初买此书,我对书中内容并不十分感兴趣,只是觉得作为现代律师,为了业务的发展需要,此类书应该多读,于是就买了这样一本看着书名就觉得很接地气的书。比较有收获的是,本书在读起来后,确实让我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通过本书介绍得知,王义桅教授是中国学界“”最前沿的研究者,在本书中,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的全球化及文明、战略、经济、、外交逻辑,揭示了“”倡议所展示的中国智慧与世界智慧。而该书也是王义桅继出版《“”:机遇与挑战》一年后,从人类文明史与全球化反思角度研究“”的又一力作。
,即“世界是平的”。在托马斯看来,四通八达的互联网,轻松抹平了地域、交通等过去难以逾越的现实障碍。在此基础上,互联网上的任何一则信息,对受众而言均是等距、等时的,网络第一次让人们变得如此平等。
不过,在王义桅教授看来,这种抽象意义上的“平”,仍然无法摆脱现实的诸多不平等。或者说,在全球化时代,仍旧存在南北差距、沿海与内地差距、城市与农村差距等诸多不平等。仅以中国来看,东部与西部无论是在经济还是交通等方面仍旧存在不小的差距。“”沿线国家同样如此,几乎普遍面临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通病。甚至在自然条件方面也千差万别,比如许多国家全年降雨量极少。
即便是托马斯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的“变平”逻辑,王义桅仍然认为是有前提条件的。因为在许多国家许多地区,同样存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如此看来,基础建设的先天不足,使得托马斯描绘的“世界是平的”盛景更像是镜中花水中月。
正因为看到沿线国家面临的诸多困境以及发展的巨大潜力,中国审时度势提出了“”倡议,即通过加大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加快货物流动速度,以期让贫困地区通过大幅改进的基础设施实现与世界接轨。
王义桅并不认为“”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简单复制,也不认为这一倡议旨在输出国内过剩产能。相反,他认为这一倡议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现代化改造,目的也不仅仅是打通输送商品的简单通道,而是在于“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所代表的互联通”,通过交流发展融合,实现经济、、文明等多个层面的相互促进,从而构建培育全球化时代新的发展集群。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快速摆脱低端形象,许多商品品质已经令国际同行刮目相看。从这一层面讲,中国商品和技术的输出,非但不是对落后产能的消化,反而是帮助落后国家和地区实现弯道超越。
在“”的所有逻辑里,共同发展才是最大的逻辑。而由此,也让我联想到当代律师行业的发展。
比如盈科,在全国有40多家分所,执业律师共有5900多名,而全国各分所的联系也正在形成互联互通的局面,归根结底,是盈科认识到了,只有共同发展,才是最大的逻辑,只有共同发展才能凝聚更多力量。当然这里隐含了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向中国对于世界一样,在行为的一开始便应倡导并推行开放性和包容性,这才是大国风范,大所风范!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 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