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动即神经对大肌肉群的控制活动,如俯趴、翻身、跑跳等。宝宝出生后,随着月龄逐渐增大,其大动作也渐渐发展起来,宝宝的躯干、四肢、脖子的肌肉运动是由其大运动技能决定的,观察宝宝发育是否正常的一个方法就是看宝宝的大运动发展。
大运动能力和儿童生长发育紧密相关
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是在大脑神经和肌肉的控制下进行,动作能力是反应其生长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正常的婴儿应该是3个月开始翻身,6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10个月会站立,一岁多会行走,一岁半会自如行走,两岁会跑。
宝宝动作的发展涉及身体肌肉、骨骼、筋腱等各个部位,在这些部位中,分布许多感觉神经细胞和神经传导装置,通过动作活动,使人的大脑获得许多有关身体各部位的信息,获得身体与外界环境平衡与否的信息,而使动作协调起来,对外界做出正确反应。
0-1岁宝宝的粗大运动技能发展
第一个月:
宝宝躺着时会像在子宫里一样蜷缩着身体;像弹簧一样的肌肉反应;俯趴时抬头数秒;肌肉偶尔抽搐;双腿不能担负重量。
轻触婴儿的身体时,宝宝能伸曲手和腿,这是原始反射控制。这个反射能帮助宝宝学会活动自己手脚,并使身体左右两侧协调起来。
第二个月:
宝宝四肢放松,出现半伸展的状态;俯趴时能抬头45度;抱着坐时,头部还不稳定;肌肉抽搐的现象减少。即使可以拉着坐起来,也不要随意让2个月大的婴儿坐起,有损伤婴儿颈部、头部、脊椎等部位的风险。
第三个月:
宝宝四肢可以完全伸展,能够自由活动;俯趴时能把头和肩膀抬起,可以自如地左右转头,会四处看;双腿能短暂地承受重量;宝宝被抱起来的时候头部很稳,能从仰卧翻身变成侧卧。这时俯趴和抬头较好的宝宝,出现头突然往后仰的情况减少;部分婴儿开始翻身。
第四个月:
这时候宝宝的踏步反射比较明显,扶着腋下可站;能用手掌撑着坐起来;头能抬起90度;能做180度的环视;能用胳膊肘撑起身体;能从俯卧翻身成侧卧。宝宝俯趴时能抬头90度;能从俯趴翻身至仰躺。
第五个月:
能坐在地上或有枕头垫着的高脚椅上;能扶着东西站着,保持平衡;能够朝不同的方向翻身;能做出类似俯卧撑的动作、胸和部分肚子能抬离地面;能摇晃着向前爬一点;看东西的时候脖子能够向前伸;能够抓住自己的脚趾头。
第六个月:
能够独立坐一会儿,用手臂支撑保持平衡;倚靠着家具能够站一会儿;两侧都能够翻身;能手脚并用地移动玩具;部分宝宝开始匍匐爬行。
做生长发育评估时需要评估宝宝是否可以独坐,但这个月龄段的宝宝腰部和背部肌肉力量还不足以让他们不用手支撑直立而坐,因此应避免长时间独坐,待宝宝的腰背部发育的更好时再鼓励宝宝独坐。此外,长时间用手支撑坐立,也会影响宝宝的手和手臂的发育。
第六至第九个月:
不用支撑就能够坐直;身子能往前抓玩具;能够用手和膝盖爬行;能够绕转;能扶着东西慢慢地站起来。
大部分的宝宝都是先爬后坐的,经过充足爬行的宝宝一开始就可以坐的挺直,不会含胸驼背。如果这个时候宝宝没有手膝爬行的迹象,可能有多个问题,要尽早就医检查。
第九至第十二个月:
宝宝能够熟练地两脚交替地爬行;能从爬到坐;能抓着家具站起来;能爬上楼梯,但不会下楼梯;能扶着家具乱走;不需要支撑就能站起来;能在别人的帮助下走路;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
欢
迎
关
注
关注健康
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