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小佬们,切勿让团队利益成为个人利益的牺牲品!
昨天一文写道,有许多来自农村的进城打工者实现了鲤鱼翻身。
这其中,有一名杰出代表叫阿虎,长得虎头虎脑,与自己的名字非常匹配。他来自我们老家,年前的一次谈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阿虎在小有成就之后,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刚开始的几年,这家公司经营的不瘟不火,撑不着饿不死。
阿虎的上进再次占了上风,立志要通过吸引人才来改变公司的经营现状。
让阿虎惊诧的是,竟然有一名硕士研究生愿意投其门下,当然也是狮子大开口,要的薪水行业一流。
要知道,自己这家小公司,至今还没有一名研究生看的上,何况对于自己这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人来说,能做研究生的老板,还是有一份虚荣心在作怪的!
这名被寄予厚望的研究生走马上任之后,开始大刀阔斧开拓市场,设计了许许多多眼花缭乱的销售方案。
但这些销售方案在推向市场之后,市场好似根本不买账,个别地方的业绩还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这时候,一些跟随阿虎多年的老员工们开始反映,这位研究生出身的销售总监,其很多措施根本不接地气,空有理论不实用,纯粹是一个书生的做派,在现实中根本行不通,建议还是找一个实战派的人来。
阿虎却不这么想,他有着自己的长远打算,希望放长线钓大鱼,等把这个硕士研究生培养上道后,然后再逐步将自己的经营团队进一步升级换代,以开拓更大的市场。
阿虎没有听从老员工们的建议,反而加大了对这位研究生”爱将“的投入和支持,先后送这哥们到不同的名校甚至国外深造,当然付出也是蛮大的!
两年过去了,公司业绩仍然原地踏步走。而此时此刻,业内的同行却在大踏步向前进!
原先追随阿虎鞍前马后的老员工们开始有点儿灰心丧气,在待遇得不到稳步提升的情况下,许多人动了念头,有的已经开始谋划未来的出路。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形势还是没有改观,公司业绩出现了空前的下降。
这时候的阿虎有点慌了,也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久经市场磨砺的阿虎是一个喜欢反思自己的人。他最后还是明白了,这名研究生与自己的公司不太匹配。对自己这个行业而言,本科生已经足够了,并且对于公司的有些业务,一个高中生就能干。之所以一直袒护着这名研究生,就是因为把这哥们树立成了公司对外的一个招牌,说到底还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怪!
阿虎最终痛下决心,毅然辞退了那个研究生,重新谋划未来的市场开拓。他与每一名老员工一对一对话,敞开心扉交流自己的想法,积极寻求突破公司现状的思路和解决发展瓶颈的办法。
在阿虎的感召下,这些老员工们开始积极建言献策,一个突破公司发展困境的解决思路逐渐浮现在众人面前。
方向明确后,再次上路的阿虎,重新焕发了生机,公司也迅速走上了一个飞速发展的轨道。
阿虎的这个例子,在现在的许多公司很普遍。一些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开始重视企业的人才储备,这些人才被公司靓丽包装,对外宣称,我有多少多少科学家,我有多少多少博士,我有多少多少硕士,有多少留过洋,有多少拿过奖。但有时候,这些宣传只是装点公司门面而已,很多时候对公司的业绩发展没有什么贡献,反而因为这些个别装点的巨额开支而影响了整个公司的利益。
这里并非否认研究生们的价值,而是要说明,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更多需要的是那些有实用价值的人才。一个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们,为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和文化价值而走在了一起。
这个时候,团队的利益才能高度一致,团队的战斗力也顺势达到极致。
阿虎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一个团队内部,团队建设的出发点就是要追求团队利益的最大化,切不可让个人的利益影响了团队利益,更不可让团队利益成为个人利益的牺牲品!